本文以机械设备行业42家公募发债企业为研究样本,由于机械设备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按照下游需求用途差异,重点针对电池设备、电网设备、发电设备、工程机械、交通设备5大领域进行分析。
目前机械设备行业面临的国内政策环境较好,外需出口的不确定性有望通过发展内需基建,以及随着房地产利好政策的落地,地产建设的恢复,保持需求总体稳定,锂电池和风、光等新能源设备发展带动的新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好增长,只是大规模释放的新增产能消化值得关注。2023年上半年机械设备行业盈利回升,负债指标下降,短期偿债指标依旧维持较好水平,预计2023全年机械设备行业整体财务表现将优于2022年。
2022年在俄乌冲突爆发、国内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1.50%、-10.00%、9.10%,除基建投资增速受稳增长政策支撑较为稳定外,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扩大,使得机械设备行业盈利承压。
2022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下滑,样本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中位值分别为5.12%、5.16%,已下滑至2018年以来的最低位,收入负增长的企业占比由2021年16.67%扩大至2022年的35.71%,利润亏损的企业占比由2021年11.90%扩大至2022年的16.67%。
2022年机械设备行业毛利率较2021年继续走弱,样本企业中位值为17.94%,较2021年下降了1.27个百分点。同时期间费用收入比呈现小幅上升,达到12.75%,较2021年上涨0.38个百分点,主业盈利空间继续收窄。叠加资产和信用减值的增长,2022年机械设备行业EBIT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也呈现下降,且位于疫情以来的低位。
在应收账款催收的影响下,2022年机械设备行业收现比略有提升,但2022年因部分企业对原材料战略性储备增多,推高了付现比,加之部分细分领域景气下滑(典型如工程机械领域),收入和盈利收缩,综合影响下,机械设备行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呈现收缩,较2021年下降10.80%。但企业层面内部分化仍较大,依然有近五成企业的经营净现金流较2021年呈现提升。
债务负担方面,2022年样本企业有息债务中位值同比增长35.85%,债务增长主要来自电池设备领域和发电设备中风、光设备领域,主要因这些领域投资的大幅增加所致,导致资产负债率和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呈现小幅攀升。
偿债表现方面,由于机械设备行业债务结构优化,样本企业短期债务占比中位值由2021年的69.22%下降至2022年的54.04%,叠加机械设备行业现金类资产增长,短期偿债指标较2021年继续改善,位于历史较好水平,行业整体面临的流动性压力较轻。但受债务增长及盈利下滑的影响,2022年机械设备行业长期偿债指标呈现弱化。
从2023年上半年表现看,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2%,较上年同期增长0.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比2022年同期增长17%。随着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升,机械设备行业表现优化。样本企业表现方面,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中位值增长8.73%,营业毛利率中位值回升至18.51%,经营净现金流中位值较上年同期由负转正,呈现改善,资产负债率小幅下降至60.32%,短期偿债指标仍维持在较好水平。
虽然外需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但内需在基建及地产投资的带动下有望增长,总体需求或保持稳定,锂电池和风、光等新能源设备发展带动的新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好增长。预计2023年机械设备行业收入和利润仍将保持正增长,且增速将超越2022年,毛利率将在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呈现提升。随着发债主体对应收和生产管控的加强,经营效率有望继续维持在历史高位,经营净获现能力有望增强。
2023年机械设备行业内发债样本仍存在大量投资支出,但项目投资资金已基本筹集到位。特别是部分投资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债权筹资资金的基础上,还通过股权定增融资的方式完成了项目资金的筹资,预计后续行业债务增长幅度有限,负债指标有望保持稳定或呈现小幅下滑,2023年机械设备行业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债务结构有继续向长期优化的空间,短期偿债指标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长期偿债指标随着盈利的恢复,有望改善。
从细分领域横向比较看,电池设备、电网设备因下游新能源及电网投资的高景气,盈利相对较强,偿债表现相对较好;而工程机械等受下游景气度影响,盈利表现相对较弱,且债务表现偏重,偿债表现相对较差;交通设备因投资规模一般,且债权融资少,债务负担表现较轻,且偿债表现最好。
电池设备领域发债主体主要涉及锂电池制造(主要是动力电池)和锂电池材料制造领域,该领域集中度均很高,2022年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均超过或接近90%。其中锂电池制造2022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至94.68%,头部企业的领先地位比较巩固。目前电池设备领域内的发债主体均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普遍具有很高的行业地位和规模优势。
国家持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动力电池为主的锂电池制造企业及其上游的锂电池材料制造企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在较高行业景气度的支撑下,2022年电池设备领域样本企业的收入、利润保持高速增长,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保持稳定;行业持续大规模投资,同期债务呈现大幅增长,债务负担指标表现相对偏重,但在良好的盈利支撑下,整体偿债表现仍位于相对较好水平。
2023年以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呈现产销两旺景象。
但同时电池设备领域内的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不论锂电池制造还是锂电池材料均已面临产能过剩,并随着最上游碳酸锂成本端降价空间的收窄,电池设备领域盈利呈现弱化。从样本企业表现看,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中位值同比增长19.47%,毛利率中位值下滑至17.23%,利润中位值同比减少15.39%。预计2023全年动力电池盈利将呈现弱化,债务端因投资扩大将有所增长,长期偿债指标将受盈利下滑影响呈现弱化。
电网设备发债主体主要涉及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电线电缆等领域。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总额接近3万亿元,高于“十三五”时期2.68万亿元的投资完成额。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不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投资建设加速,电网投资将持续较快增长,带动电网设备领域的收入增长。
2022年发展情况
2022年电网设备领域样本企业的收入呈现稳健增长,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有所改善。虽然电网设备主要涉及的原材料硅钢、阴极铜、电解铝价格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行,但行业内价格竞争压力增大,对冲原材料成本下行利好因素,行业毛利率呈小幅下行,盈利表现有所弱化。
2022年电网设备领域在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增长带动下,所有者权益增长略快于同期债务增速,债务负担同比有所下降,位于细分领域中相对较轻水平,由于债务规模仍为正增长,长短期偿债指标有所弱化,但仍维持在相对较好水平。在内部分化上,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网智能化需求的增大,二次设备盈利提升,但一次设备因产能过剩,竞争压力增大毛利率呈现下滑,电线电缆仍因技术附加值低,盈利整体偏弱。
2023年发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054亿元,同比增长7.8%,同时主要原材料硅钢价格呈现下滑,行业盈利表现优化,从样本表现看,营业收入中位值同比增长11.81%,营业毛利率中位值提升至21.82%,其中,二次设备毛利率提升至27%以上,而一次设备毛利率也提升至15%左右。基于2023年年初国家电网投资计划,预计下半年电网投资将继续加快,2023全年电网设备领域需求呈现向好。
原材料成本方面,硅钢价格有回升的预期和动力,行业成本控制压力或将增大。预计2023年全年,电网设备收入将保持正增长,盈利表现有所优化,但电网设备领域价格竞争仍较为激烈,且仍集中于一次设备和电线电缆领域,内部盈利分化延续。近年来一次设备产能过剩,投资扩产正在缩减,从事一次设备的样本企业正加快向光伏等发电设备领域布局,需关注这类企业的投资风险和资本支出压力。
发电设备领域下的发债主体主要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发电设备领域。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发电设备行业呈现绿色化发展趋势。从2022年各电源表现看,火电新增装机增速继续下滑,2022年全国新增火电装机35.61GW,同比增长仅2.75%;水电、核电作为绿色常规电源,2022年新增装机小幅提升;风、光发电仍是2022年政策大力推动发展的新能源领域,但风电受前期抢装需求透支影响,新增装机规模呈现收缩,2022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4,983万千瓦,同比下降10.89%;2022年光伏表现依旧亮眼,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达到87.41GW,同比增长58.90%,装机规模位列第一。
2022年发电设备领域营业收入增长18.10%
这其中光伏领域,特别是上游硅料领域,因产能释放,叠加下游需求旺盛,收入增长最快;风电领域收入因前期抢装需求透支呈现缩减。盈利方面,风电领域毛利率呈现下行,其他电源设备领域均保持上涨,其中光伏设备上涨最为显著,但仍主要集中在上游硅料领域。
2022年发电设备经营净现金流较2021年有所改善,短期偿债指标提升,且表现较好,但长期偿债指标,因投资的增加推升了债务呈现弱化,长期偿债表现在细分领域中位于相对较差水平。
2023年发电设备领域需求旺盛
2023年上半年,发电设备领域需求旺盛,带动行业收入增长,样本企业营业收入中位值同比增长15.21%,但受光伏设备产能快速扩张影响,行业盈利空间缩减,样本企业营业毛利率中位值同比下降至17.27%。预计2023全年,发电设备领域整体需求仍将保持旺盛。光伏设备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暴露,整体产业链盈利空间将呈现收窄,但产业链内部盈利将自上游向下游传导。
上游的硅料因产能大规模释放,价格下降最快,盈利空间收窄亦最为显著,中下游电池和组件环节虽价格也有所下跌,但受益于上游原料价格快速下跌,盈利有望提升。抢装潮结束后,风电设备需求逐渐恢复,盈利或有望改善。
除此以外,其他电源设备盈利有望保持稳定。未来发电设备领域投资仍主要集中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且投资规模较大,不过从样本企业的资金安排来看,筹资资金已基本到位,且大多来源于股权融资,后续债务增长有限,但需关注产能过剩带来的产能释放压力。
工程机械领域发债主体主要为国内第一、二梯队的企业,2022年受疫情及房地产投资下行等因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需求大幅减弱,挖掘机,海外基建和地产投资繁荣,行业出口量持续增长,发债样本出口占比中位值较2021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需求的不足。
2022年工程机械发债样本企业营业收入下滑37.99%
主业毛利率也呈现下降,叠加期费收入比的快速上升,利润同比减少66.2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呈现恶化;同期债务规模仍有增长,长短期偿债指标均呈现弱化,在细分领域中位于较差水平。与此同时,样本企业的表内、表外负有偿还责任的信用风险敞口也在增大,2022年(表内+表外)风险敞口/营业收入中位值达到1.19倍,较2021年0.98倍显著提升,且位于历史相对偏高水平,风险敞口加大。
2023年相对回升
2023年上半年,在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带动下,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整体销售略有增长,从样本企业表现看,营业收入中位值同比增长13.03%,营业毛利率也呈现回升。2023年下半年,预计国内宏观经济的稳步恢复将提振国内工程机械的需求,有利于对冲2023年下半年海外出口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风险。预计2023年工程机械有望从景气低位筑底回升,但仍处于相对低景气期,盈利指标将有所改善,但行业内部流动性压力仍将存在,因此仍需关注敞口风险大,海外市场拓展激进,及存在较大产能扩张投资支出的企业。
交通设备领域(不含汽车制造)发债主体主要涉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的企业,且普遍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2022年发展情况
从细分行业景气度看,近年来,我国铁路作为基建领域重要支撑,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整体维持在每年7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城市轨道交通,随着地铁建设审批标准的提升,近年来投资规模呈现收缩,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额4484.99亿元,较上年接近6000亿元的投资规模大幅缩减;2022年船舶行业总体平稳向好,中国造船市场份额依旧保持全球领先,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前十大造船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64%),且在手订单充沛。
在铁路、船舶细分行业稳定向好的支撑下,2022年交通设备领域的收入、利润双增长,但因现金收入比下滑,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略有收缩,营业毛利率呈现提升,期费收入比保持稳定,盈利表现向好,债务负担在细分领域中表现依旧很轻,且偿债指标亦维持很好水平。
2023年保持增长
船舶行业,2023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6%、72.6%和53.2%,均位居世界第一;造船产业集中度提升至67%以上,维持在较高水平。铁路行业,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相较2023全年铁路投资计划7600亿元以上,预计2023年下半年铁路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从样本企业表现看,2023年上半年,交通设备领域收入、利润同比保持稳定,营业毛利率继续提升至19.71%,经营活动净流出规模呈现收窄,债务负担仍维持低位,且后续投资规模一般,预计2023年该领域财务表现有望保持稳定。此外,交通设备领域产品具有生产、交付周期长的显著特征,面临的成本费用及资产质量管控难度较大,也易发生期费过高、资产减值等风险,需予以关注。